高鐵路基基底處理加固技術分析
1 概述
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高速鐵路的建設也在快速發展。鐵路線路跨越的地域寬廣,施工中經常遇到多種多樣的軟弱土和不良土,其物理參數因種類不同而具有極大的差別。由于路基變形對鐵路運營期間會造成了較大的危害,影響行車安全和乘車舒適性,增大了線路的養護維修量。因此,地基處理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地基處理方法有很多,隨著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新方法應用到地基處理中來。筆者經過幾年高速鐵路施工實踐,總結了成功的經驗,為地基處理的設計和施工提供了部分依據。
路基地基有豎直荷載下的破壞形式和豎直與水平荷載下共同作用破壞形式兩種,其中豎直荷載下的破壞形式有下面四種類型:一是發生在密實砂土、淺埋基礎上的整體的破壞形式;二是松軟地基,埋深較大的局部剪切的破壞形式;三是松軟地基,埋深較大的局部沖剪的破壞形式;四是飽和松砂在地震荷載的作用下,由于超靜孔隙水壓力上升,其有效應力喪失,土體發生液化的破壞形式。豎直和水平荷載下的地基破壞形式有兩種類型:一是表層滑動;二是深層滑動。路基地基的問題能否正確處理,關系到整個的工程質量、行車安全以及乘客的舒適性,因此其重要性是至關重要的。
2 地基處理方法的分類及應用
根據不同類型的軟弱地基及工后沉降的要求,經過長期工程實踐和不斷總結已形成了多種類型的地基處理方法:對于淺層軟弱地基采用換填碾壓處理或換填砂墊層處理;對于深層軟基的主要地段采用袋裝砂井、塑料排水板的排水固結加預壓等處理方法;對于工后沉降要求高及路橋過渡段,根據地質條件和經濟對比,采用了砂樁、碎石樁、
粉噴樁、攪拌樁、旋噴樁等多種地基處理方法;對于地震液化的粉土或粉細砂層的地基段,采用地基擠密砂樁處理方法。
由于受篇幅所限,本文僅就近年新興發展起來的現澆混凝土筒樁法進行敘述,其他常規地基處理技術不再贅述。
3 高速鐵路路基基底的處理技術
3.1 現澆混凝土筒樁法
3.1.1 原理
筒樁根據設計的壁厚,制成由內、外兩層鋼套管所組成的成孔器,內外護筒間凈距等于設計的壁厚,套管上部特制的振動錘與機械相連接,成孔器與樁尖一起振動下沉,在成圓筒形孔的同時同步從內筒芯自動排出土體。在達到設計標高后,從內外筒間澆筑混凝土,通過拔管和振動,使筒樁成型。
3.1.2 施工設備
筒樁施工機具由樁架和成孔器組成,成孔器由高頻振動錘、夾持器、環形樁尖、混凝土受料槽、樁管(內管、外管)及輔助設備等組成。
3.1.3 施工工藝
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整平施工場地→筒樁測量放樣→樁尖預制及埋設→樁機固定就位→振動沉管→澆注拔管→樁機移位。
3.1.4 筒樁法特點
筒樁是在沉管灌注樁的基礎上所改進發展而成的一種新樁型,具有施工簡易方便、可操作性強、便于施工質量控制、造價經濟等優點。
3.1.5 注意事項
筒樁施工順序,應依據樁密集強度,自中間向兩個方向對稱進行,按樁底設計標高,先深后淺,先長后短;成孔器與樁尖的密封要密實,嚴禁漏水、漏泥;成孔時應觀測樁頂和地面是否存在隆起及水平位移,若發現應及時調整,必要時及時采取糾偏措施;當成孔器安裝完畢之后,套上樁尖方可加壓振動沉孔,在沉孔過程中,應密切注視沉孔速度的變化,遇到強硬土層,不得過度加壓沉孔,以避免樁尖及成孔器的損壞,同時應注意保持正常的垂直度,保持成孔器的頂部排土出口暢通無阻;混凝土澆注及抽拔管,首先要嚴格按照實驗室配合比配料,邊振動邊抽拔時,控制抽拔的速度,防止混凝土過震,使混凝土產生離析,同時也要防止拔管過快,造成斷樁;混凝土的澆注中,嚴格控制好塌落度,必要時可采用混凝土輸送泵澆注,混凝土試塊每工作臺班不少于一組;沉樁開始激振時,應保持成孔器內孔管垂直、位置正確,成孔器得下放速度應慢,遇地質變化時,可根據電流值的變化及時調整,防止成孔傾斜;蓋板混凝土強度達到70%時,即可進入路基填筑施工。
3.1.6工程驗收
樁身完成后須進行單樁檢驗,檢查樁頂標高、中心位置、樁體垂直度、澆注混凝土試件強度等指標;筒樁完成后筒壁應完整無損,按樁數抽取1%~2%進行筒內的挖土觀察,并在筒壁取樣,檢查混凝土的密實性;筒樁整體混凝土灌注質量須采用動力測試,按現行小應變測試規程執行,因筒樁屬空心管型樁,故動測時需要在樁體上取4 個點;對筒樁的承載力實驗,采用單樁和群樁共同實驗,采取靜載實驗,在樁頂蓋板安裝處理后進行;在對主要受水平荷載作用的筒樁進行抗彎能力評價時,亦可按現行國家對單樁水平靜載試驗規范的要求進行現場水平推力試驗。
4 結論
根據施工經驗與教訓,在路基地基處理中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才能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一是認真的了解地基處理對象。地基結構物的荷載所引起的地基應力是隨著深度的增加而減小的,最后減小趨近于零。所以,在大道一定深度的土層即為結構物的主要受力層。在通常情況下,地基的穩定與變形主要取決于該深度內的土層的力學性能。若該土層的力學性能指標不能夠滿足結構物對地基承載能力的要求,則必須對該地基進行處理。二是地基的處理方法選用原則。各種地基處理的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和優缺點,沒有一種方法是萬能的。具體的工程情況非常復雜、千變萬化,各個工程間地基條件差別非常大。因此,對每一具體的工程都要進行具體細致的分析,應從地基情況、設計要求、工程造價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比選,達到確定相對最佳地基處理方法的目標。在確定地基處理方法的時候,還需要注意節約能源,環境保護,避免由于地基處理而使水源產生污染,盡量減少振動器等高噪聲設備對周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三是施工過程中的控制。地基處理前應詳細了解該項目所在地的地基處理的類似工程的施工情況,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進行地質核查,大規模施工前需選擇代表性的區段進行工藝性試驗,以確定施工工藝參數,地基處理施工完后,必須按相應規范要求進行質量檢測,滿足工程設計要求。此外還應進行工程總結,為以后的相似項目提供經驗,為設計者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建筑資質代辦咨詢熱線:1838220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