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式微處理器
[拼音]:danpianshi weichuliqi
[外文]:chip microprocessor
利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在一個微小的硅片上制作的中央處理器。芯片包括中央處理器的主要部分,如控制邏輯電路,指令譯碼、運算和處理電路等。單片式微處理器用 MOS電路工藝制成。第一個單片式微處理器是美國的intel 4004型4位微處理器,于1971年投產。后又試制出 8位的intel 8008微處理器。而第一個指令系統比較完整、功能較強的 8位單片式微處理器,則是1973年生產的8080。到80年代初已有16位、32位高性能單片式微處理器,性能已接近或超過一些小型計算機。
單片式微處理器8080由寄存器組、算術邏輯部件、時序邏輯電路和指令操作控制部件等組成。外部采用三總線(數據總線、地址總線、控制總線)結構,與存儲器、輸入輸出等接口電路相聯接(見圖)。由地址總線決定從存儲器(或接口電路)的某單元取的指令碼(或數據),通過數據總線送到指令操作控制部件(數據送到寄存器組或累加器)。經過譯碼后,在時序邏輯電路配合下產生一系列控制信號,協調算術邏輯部件、寄存器組和外部電路工作。算術邏輯部件完成加、減和邏輯運算;寄存選擇器組存放運算的原始數據和中間結果。
8位和16位單片式微處理器采用 NMOS工藝和HMOS工藝(見N溝道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集成電路、高性能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集成電路),速度快,使用單電源5伏,可與晶體管-晶體管邏輯電路(TTL)兼容。肖特基TTL電路用于位片式微處理器。CMOS電路工藝因其特有的優點如功耗少、抗干擾性能好、環境適應范圍大等而受到重視。
在NMOS電路工藝中,反相器采用增強型與耗盡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集成電路,有利于提高電路速度和減小芯片面積。觸發器采用雙相時鐘(有的是內部產生)準靜態電路;寄存器組采用存儲器結構;指令操作控制早期采用隨機邏輯電路,以節省芯片面積和提高操作速度,后為可編程序的邏輯陣列或微程序只讀存儲器。這有利于芯片版圖的規整,易于修改設計和調試。因MOS電路驅動能力弱,在輸出級采用大面積的推挽式驅動器,以驅動外界一個標準TTL邏輯電路負載。
微處理器發展迅速,新產品不斷出現。一方面向高性能發展,如采用流水線技術,面向操作系統和高級語言的指令系統,實現軟件透明的多重處理,支持浮點運算和提高虛擬地址空間等。用超大規模集成技術在一個芯片上制作幾十萬個元件(包括MOS晶體管),實現過去用軟件完成的工作。工藝上采用小于2微米的溝道,可使門延遲小于200皮秒,芯片主頻率提高到12兆赫以上。另一方面,單片式微處理器向低造價、大批量的微控制器發展,即在一個芯片上包括中央處理器(4位、8位、16位)、數據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電路、數-模和模-數轉換器、時鐘電路、定時器和固化的程序存儲器等。
建筑資質代辦咨詢熱線:18382209800
標簽:單片式微處理器
版權聲明:本文采用知識共享 署名4.0國際許可協議 [BY-NC-SA] 進行授權
文章名稱:《單片式微處理器》
文章鏈接:http://www.whatpixieswear.com/12972.html
該作品系作者結合建筑標準規范、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